最近關于搜索引擎的廣告信息誤導搜索者的事件被社會關注,這個事件中,除了個人的悲劇和監管問題以外,還暴露了另一個問題,就是——作為個體面對海量的信息,用哪些方法去分辨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從而使自己能獲得可靠的信息。
在互聯網搜索信息方面,我們有一些經驗和大家分享。
當我們找到一條信息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判斷其來源的可靠性。如果這條信息中披露了機構的名字,機構的人員的名字,機構的產品的名字的時候,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來判斷這個機構的真實性: ? 這個機構是否只有這一類產品?
? 還有沒有其他媒體或渠道提到過這個機構和產品、這些渠道是否是可信的?
? 這個機構的人員是否有相關的專業資質?
? 某些廣告中,會有關于該產品或人員獲得某種榮譽、獎項的信息,我們應該去檢索這個榮譽的頒發者是權威組織、中立組織還是商業組織?
? 這個獎項是不是只頒給了這個機構或個人?
? 如果這個機構宣傳自己隸屬于某個權威單位,那么要去反查這個權威單位的公開的信息中有沒有這個機構的名稱。
以上這些要素中只要有一條是假的,這個機構就不值得信任。
如果我們獲得的信息是一條科技新聞或科學新發現,首先要判斷其專業性。一條學術新聞信息,要看其是否在本領域的權威期刊上發表過論文,這個“權威期刊”是指世界范圍內、本領域的、公認的權威期刊,而不是只在某一個國家、地區內發行的期刊。以BBC為例,BBC在介紹科學新聞的時候,每次都會列出權威雜志的鏈接以此來證明其科學新聞的權威性和真實性。所以,那些只介紹新聞而不給出來源的信息都可存疑。對于給出的信息來源鏈接,也需要核實,可以到信息來源去看一看,以判斷該新聞信息是否準確地引用了來源信息的觀點或結論。
另外,對于那些多語種的網站,還有一個辦法來判別該機構或單位是否可信,有些網站我們會發現其中文網站和英文網站內容差別非常大,關于企業自身的關鍵信息會有較大差別,同樣的欄目中文、英文表述的信息不同,說明網站的所有者想回避一些問題,這樣的機構的網站信息是可存疑的。
學會和掌握一定的檢索互聯網信息的方法,有利于自己獲得信息的效率。